【写植赏析】7 第一章(六)·石井字体赏析(楷书体)
发布时间:2023-02-10 19:10:54 来源:哔哩哔哩

【摘要】“石井楷書”字体由石井茂吉(いしゐ もきち,1946 年改名いしい もきち)首发,只有 1 种风格。为使读者阅读方便,正文中会附上字体的写研官方中文译名。

一、“石井楷書”之诞生

1929 年,伴随着“實用第一號機(实用第 1 号机)”正式发售,机器内部仅仅搭载了“仮作明朝體(试做宋体)”的活字文字盘。为了在一般的写植印刷中使用活版印刷的黑体字,有必要设计用于印刷的黑体与楷体。

1932 年,“株式會社寫真植字機研究所(写研)”创始人之一的石井茂吉亲自挥毫设计了一套印刷用毛笔字体——“仮作楷書體(试做楷体)”字模。然而该字体缺码严重,仅包含 Adobe Japan 1(日本汉字第一水準)、全角仮名(全宽假名)区块;又由于当时的光学系统解像度低,实际印刷出来字符总是糊成一团。对此,石井茂吉感到非常懊恼。(这个字体找不到样本,无法展示)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时任任天堂母型製造所(编者按:当时的任天堂还不是电子游戏公司)的活字铸造员山内溥(やまうち ひろし)很快相中了石井茂吉的“仮作楷書體”。在山内溥的建议下,石井茂吉将字号缩小,利用不漏墨的印画纸和专用的校样笔,经过书写、定型、填墨等一系列繁杂工序制成了“清刷リ楷書(清样楷体)”,呼号“NL (New Letter)”。与“仮作楷書體”相比,这套字体笔画更细、架构更宽,且不存在渗墨、漏墨等现象。不久,石井茂吉在此基础上补全了 Adobe Japan 2 ~ 3(日本汉字第二至第三水準)、全角 E 欧文(全宽英文)、全角数字(全宽数字)、全角約物(全宽标点)区块,这套字体正式完成。

1946 年,为应对日本语拼写改革,“清刷リ楷書”更名“清刷り楷書”。

1960 年下半年,石井裕子(いしい ゆうこ,石井茂吉之女)上任新社长,写研公司改组;同年,她在石井茂吉的指导下补全了 NL 的半角 E 欧文(半宽英文)、半角数字(全宽数字)、半角片仮名(半宽片假名)、半角約物(半宽标点)区块,并将其更名为“石井楷書改訂(石井楷体改订)”,呼号“NLA (New Letter Advanced)”。

1964 年,任天堂改组。“任天堂母型製造所”与“任天堂花札製造所”合併成为了今天的“任天堂株式会社”。改组後的任天堂转型为一家大手电子游戏公司,不再向印刷行业提供服务。五年後(1968),石井茂吉逝世。

1988 年,NLA 字体完成电算化,以 SHX 格式封装在电算写植机的文字光盘中。

2018 年春,石井裕子逝世。

2021 年 01 月 18 日,写研与森泽达成协议,写研以往的字体将在 2024 年以 OTF 格式顺次公开。

二、“石井楷書”之影响

纵览近代日本字体设计历史,不难看出楷体字的地位正逐渐上升——上世纪的活版铅排时代,印刷时只使用宋体、黑体两种字模,并未设计楷体字专用字模(当时楷体字只能手写);到战後的手动写植、自动写植时代,石井茂吉开创了印刷用楷体字的先河;再到如今的 DTP 组版、电算写植时代,各式各样的楷书体随处可见……侭管作为开山鼻祖的 NLA 未能获得广泛应用,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字体业界未来的楷体字设计。

橋本和夫(はしもと かずお)在 1985 年设计出“紅蘭細楷書(红兰细楷,LHNL)”、“紅蘭中楷書(红兰中楷,MHNL)”两套多语种楷体——这两套楷体迅速超越了 NLA,抢占了汉字文化圈印刷楷体的鳌头。取得成功後,他又将 MHNL 分别增重 25%、50%,于 1997 年开发出“紅蘭太楷書(红兰大楷,LHNL)”、“紅蘭特太楷書(红兰特楷,MHNL)”两套多语种楷体。

作为织田家族的继承人,織田孝一(おだ こういち,生于柏原藩主家)自幼年开始迷上了书法,从学习院大学法学部毕业後便投身于广告设计行业中。1984、1985 年,他将自己的两种毛笔楷体整合雕刻成四套字模:“織田特太楷書大仮名(织田特楷大假名,EONLKL)”、“仮名織田特太楷書小仮名(假名织田特楷小假名,KEONLKS)”、“茅楷書大仮名(茅楷书大假名,MKNLKL)”、“仮名茅楷書小仮名(假名茂楷书小假名,KMKNLKS)”。1993 ~ 1998 年间,他还被《忍たま乱太郎(忍者乱太郎)》的动画制作组钦定为“御题字”,为每集的标题挥毫。

森澤信夫(もりさわ のぶお)曾分别于 1971、1975 年设计出“新正楷書 CBSK1”、“新正楷書仮名 CBSK31”(未公开)两款试做楷体,又于 1977、1978 年开发出“楷書 CBR1”(未公开)、“特太楷書 MCBK1”(今“楷書 MCBK1”)两款商用楷体——其中的 MCBK1 是真正意义上首个第一个广为人知的、正式投入实用的楷书体。在 MCBK1 取得成功後,他于 1989 年再次挥毫书写了一套“楷書 ICB1”(今“正楷書 CB1”)作为正文组版用楷体,誉为“新纪元平成楷体”。1994 年,其子森澤彰彥(もりさわ あきひこ)临摹了一套“欧体楷書”并将其数字化(这套字体的灵感据说来自石井茂吉的 NLA)。1995 年,森泽公司开始施行电算化改造,MCBK1、ICB1、欧体楷書、CBSK1 相继公开。

【PS:根据“亮月写植室”提供的情报,“欧体楷書”目前仍在提供自动写植机用文字盘;其余字体只有电算写植机用字体文件。】

和風書道”字体设计师山田博人(やまだ ひろと)先後于 1976、1987 年设计了“モトヤ正楷書体 NT101”、“モトヤ正楷書体 MBS”两套手动写植楷体,却遇到了销量惨憺的瓶颈——1980 ~ 1990 年代,“写研”独占了日本字体业界的半壁江山,手动写植、自动写植亦逐步过渡到了电算写植。2003 年,在大日本 SCREEN 的协助下,和风书道完成了电算化改造;四年後(2007),和风书道一次性公开超过 30 种风格的楷书字体,获得了设计界的大欢迎。

小插曲:台湾省“威鋒數位(DynaFont,简称 DF)”在 1989 年攫取了 MBS 字体的字库,以“電算排字”的名义将其数字化为“華康楷書體 W5”(中文版)、“DFG 楷書体 W5”(日文版)并逐渐扩大字体家族。目前,威锋数位旗下的楷书体合计 4 种字重(W3, W5, W7, W9)、24 种风格(语种、字幅等)

2005 年,株式会社ありあけ(有明)公开了自家设计的毛笔楷体——“FK 解楷書体ありあけ W4”(非正式中文名“日本解楷书体”)。这款字体貌似继承了 MHNL 的架构,假名字符与之相比更加圆润。(2021 年,为迎接东京奥运会开幕,有明将自家的 LOGO 替换为手写样式)

参考来源:

株式会社写研(https://archive.sha-ken.co.jp/)

任天堂株式会社(https://www.nintendo.co.jp/corporate/index.html)

株式会社モリサワ(https://www.morisawa.co.jp/fonts/)

威鋒數位開發股份有限公司(https://www.dynacw.com.tw/)

株式会社ありあけ(https://ariake-corporate.jp/)

标签: 株式会社 电子游戏

x 广告
金融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太平洋租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